十九世紀(jì)末一場高爾夫球桿的大革命拉開序幕,金屬桿頭的推桿開始向傳統(tǒng)的木制推桿發(fā)起了沖擊。
本期介紹的4支用制槍的金屬制作的刀片式推桿分別出自4位著名的制桿師之手。詹姆斯·安德森、羅伯特·福根、安斯特拉瑟的安德森以及一位不知名的大師,雖然19世紀(jì)中期一些制桿師不但用黃銅,也用制槍的金屬(一種從外觀上看上去很像黃銅的青銅)制造刀片式推桿, 用制槍的金屬制作推桿真正流行起來是在1890年代。在此之前,根本連金屬都很少被用到。 早在1830年代一些高爾夫球手引領(lǐng)了鐵綠色推桿的潮流,正如他們引領(lǐng)許多其他的鐵桿的流行一樣。但是這些球桿的桿面通常都是非常平直,完全沒有弧度。至于如何使用它們,可以肯定的是,這些桿打起來很有風(fēng)險,很容易陷入草地或者綿軟的地面,而且沒有維持其平衡的設(shè)計。 1919年,賀拉斯。哈欽森回憶他于大約40年前獲得了一支鐵推桿,以當(dāng)時的標(biāo)準(zhǔn)來看,那是一支十分古怪的推桿。他說:"在英國德文郡小鎮(zhèn)韋斯特沃德霍小鎮(zhèn)的小鐵屋里,每逢雨天無所事事,大家就會把自己寄存在那里的球桿拿出來賞玩,也會交換或者買賣。有一次,這件新奇的完全無人了解的武器就被拿了出來。‘多么神奇的武器啊!’大家驚嘆道。也不知道該如何命名它。盡管它當(dāng)時銹跡斑斑,我還是對它一見鐘情,磨破嘴皮加上我一支古老的3號木作為交換將它獲得。結(jié)果這支奇怪的推桿從此用了四十多年。這種桿在韋斯特沃德霍還是第一次出現(xiàn),我相信其實從那以后每一支推桿都沿用了它的設(shè)計。" 鐵推桿最早可以追溯到高爾夫的羽毛球時代。馬瑟爾堡皇家高爾夫俱樂部有一支 1800年前后的鐵推桿,由"智鐘匠"制作。皇家布萊克希斯高爾夫俱樂部還在亨利·凱倫的肖像畫描繪中介紹了這支推桿并發(fā)表在1812年的銅版印刷品中。洛杉磯鄉(xiāng)村俱樂部也有一支大約1800年的鐵桿,握把長約五又四分之三英尺。盡管如此,鐵質(zhì)推桿在1890年代之前并沒有被廣為接受。
據(jù)諾里斯于1892年的記載,推桿有金屬或者木制,但是金屬制的推桿后來慢慢勝過了木制推桿。到1897年,金屬推桿已經(jīng)成為了主流:金屬取代木頭制作推桿,已經(jīng)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樣會被質(zhì)疑。1880年代一些守舊的老球手,并不在乎性能改進(jìn)的趨勢,會驕傲地指向自己擁有的木制桿,認(rèn)為木材才是制作推桿的毋庸置疑的更好的材料,他們才代表經(jīng)典和傳統(tǒng)。 20世紀(jì)初期職業(yè)球手對于兩種材料的球桿都可以使用,而且金屬推桿成了主流,并且也認(rèn)為金屬推桿更加適合"撈"起球,而木制推桿只適合于在平整的果嶺上使用。許多球手喜歡金屬推桿,因為整個桿頭、桿面和桿背的角度契合推球的線路。另一些人則是喜歡金屬推桿的外形,認(rèn)為能吸引他們的眼球,尤其是那些金燦燦的黃銅制作的推桿。也有人不喜歡金屬推桿,認(rèn)為送桿時候容易打到地面,其實相比木推桿由于金屬推桿桿頭底部的狹窄讓這種風(fēng)險很容易被避免。 在20世紀(jì)初三種推桿材質(zhì)的推桿會在市場上見到,即木制推桿、金屬推桿、鐵推桿。最后一種,顧名思義,是由鐵制成,有時由制造**的金屬制作,擁有筆直的桿面,的確算得上是重型武器。早期這種鐵推桿就有過不同的形制,但是除了是作為送給敵人的禮物,并不被推薦。所以事實上只有木制推桿和金屬推桿兩種選擇。而且高爾夫球手應(yīng)該兩種推桿都熟練掌握。金屬推桿和鐵推桿的區(qū)別在于前者的桿面有輕微的后仰。制槍金屬做的推桿也會被人詬病。在1904年4月22日的高爾夫畫報中提到:制槍金屬做的推桿有一點特別糟糕。它們簡直就是一件武器。因為沒有平衡的配重,而揮桿時桿身又正好指向后腦勺,所以初學(xué)者基本上不敢用。制槍金屬其實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,但是這種材料比較容易塑型。 今天看來,從1890年代以來的制槍金屬推桿有很大的一致性。最受人歡迎的是那些著名的制桿大師的作品,如上圖所展示的。羅伯特、福根和安德森制作的尤其被推崇。對于收藏家而言,收藏制槍金屬推桿或者黃銅推桿時,藏品的品相非常重要,因為通常這些桿的損耗都很厲害。 從1890年代后期直到木桿的末期,金屬推桿漸漸成為了標(biāo)準(zhǔn)。它們數(shù)以百萬計,但是大部分是鐵制的。 文章開頭提到的4支推桿都是1890~1910年代的經(jīng)典推桿,市場估價分別為1890年代詹姆斯·安德森推桿6300元,1910年代安斯特拉瑟的安德森推桿 5000元, 1900年代福根推桿7500元,不知名推桿是一支適用于左右手選手推桿,市場價也在4500元。 來源:《高爾夫》雜志